您的位置:首页 >学校工作>校园动态>详细内容

校园动态

初冬时节恰到好 教学研讨正当时
——浦洲路小学承办江北新区小学语文后备名师班第二小组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5 13:53:34 浏览次数: 【字体:

  在这蓄藏的初冬,伴着和煦的暖阳。为了落实新课标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探寻在单元整体意识关照下的语文课文单篇教学,12月3日下午,南京江北新区浦洲路小学承办了江北新区小学语文后备名师班第二小组本学期的第三次活动。本次活动特邀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原扬州市中学语文教研员陈玲玲老师莅临指导。江北新区后备名师高级研修班第二小组教师及江北新区浦洲路小学部分六年级语文教师参加活动。

  第一节课由浦洲路小学徐丹丹老师执教《青山不老》。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在教学中,徐老师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主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以及课文的题目“青山不老”的含义。问题层层递进,教师引导,学生在自读自学中感悟到老人无私奉献,守护家园,坚持不懈的崇高品质,最后自然过渡到理解“青山不老”的内涵,也就是老人的这种崇高的精神永存世间!

  节课由南化实小呙子嘉老师执教《伯牙鼓琴》。这篇小古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文章用墨极简,但画面感很强。呙老师紧扣单元要素确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根据锺子期听伯牙鼓琴时发出赞叹的语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艺术及音乐的精妙之美。课堂中老师把知文意、悟感情巧妙融合在一起,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在读中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深厚的情谊,并适时拓展资料品悟知音文化。

  活动最后,导师陈玲玲对两位上课教师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她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指出徐老师的教学设计版块清晰,体现略读课的特点。同时,陈特也提出本课可以和另一篇《植树的牧羊人》联系起来比较阅读。而呙老师的这节课真正做到了带领孩子领略“艺术之美”,呙老师的声音、教态、板书都是“艺术之美”,是一节有“美感”的课堂。整节课学生以读为主,抓住了重难点,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想象画面,感悟了知音文化。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江北新区小学语文后备名师班的全体学员和导师与浦洲路小学的语文教师们将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为教育赋能。(供稿:徐丹丹 一审:张玉文 二审:于明静 终审:唐小伟)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