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学校工作>校园动态>详细内容

校园动态

学科融合,以劳赋能
——浦洲路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学科融合”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15 09:52:36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进一步探索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实践教学渠道,扎实推进“五育融合”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实践,落实每个学科教师都是劳动教育导师的工作要求,经学校统筹规划与论证,结合各学科特点及学校学情,南京江北新区浦洲路小学开展了“劳动教育+学科融合”活动。此举旨在打造学校劳动教育新样态,探索提升学校劳动教育整体水平新方向,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劳动+美术学科融合

  朱靓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班徽设计》这一课老师贴近生活、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亲切活泼的语音语态,让整个课堂生动有趣,学生耳目一新。课程别出心裁,设置情境,以“班级标志设计大赛”为线索,巧思多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学中玩、玩中学,寓教于乐,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参与感得到满足和激发。这项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们从生活中汲取美的灵感,将艺术之美纳入生活,真正成为美的创造者。

劳动+科学学科融合

  在小学教育中,将科学教育与劳动实践活动有效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快乐与艰辛,更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喻青老师通过《筑造我的“太空梦”》这节课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载人火箭,学生根据自己对太空的了解,以绘画、手工制作的形式展示自己对太空的理解和梦想。这节课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热情。

劳动+音乐学科融合

  刘安忆老师执教的《滚核桃》一课,用鼓说话,以鼓传情。课堂伊始,老师给学生展示了一段鼓乐,让学生知道用“蹭鼓皮”的方法可以让鼓的音高发生改变,同时让学生了解到节奏也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后续随着课堂流程“摘核桃”“晒核桃”“滚核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山西绛州鼓乐花敲鼓的精彩打法,同时也向学生传递了中国鼓乐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劳动+数学学科融合

  徐银老师带领六(5)班开展了“捡起菜园小石子,称出重量乐翻天”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结合《认识千克与克》这一数学知识点,在学校的“青青浦园”劳动基地让学生们一起干起活来。学生们自由组合,自主设计活动流程,合理分工,一边学数学,一边分享自己的快乐。徐老师带领学生认识各种“秤”。小组分工协作:捡石子、装石子、称石子、记录重量,比一比哪个小组捡的石子最重。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

劳动+语文学科融合

  古诗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翻开唐诗宋词,几乎每位诗人、词人的笔都曾在春天停留过。史丽丽老师通过《绝句》这一课启发学生想象,感受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美,通过古诗,想象画面,读出诗意,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史老师引导学生将“诗情”与“画意”相遇,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劳动+英语学科融合

  张婷老师执教《What time is it?》,这节课学生能够初步听懂,会说,会读these,here’s= here is,What are these?能够理解卡通时间的幽默之处,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培养自理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意,画钟、制作钟。真正做到学科作业高度融合和提高作业情境的真实性!

  本次活动重在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浦洲路小学将继续落实“五育并举”工作,把“劳动教育”作为桥梁,促进孩子们立德、增智、强体、育美。(撰稿:陶文婷 审核:于明静)

a26c9fff68e94f5699bc75b6a65cb913.png

2cfeabcc3a4444e594688bf9f71523f3.png

 

【打印正文】